為什麼會發生慢性攝護腺炎?
雖然慢性攝護腺炎是一種常見的疾病,但其致病原因複雜,具有多變性。可能的原因如下:
- 攝護腺尿道高壓,使攝護腺尿道內的尿液逆流到攝護腺小管,射精管。如果患者的尿液已受細菌感染,則容易罹患慢性細菌性攝護腺炎。同時尿液中的尿酸,肌酐酸在攝護腺內會引起化學反應而導致非細菌性慢性攝護腺炎。
- 攝護腺液分泌功能失調。研究發現慢性攝護腺炎的患者攝護腺液的成份有明顯的改變。推測攝護腺液分泌功能失調可能與疾病的發生有關。
- 尿道逆行性感染。在正常情況下,男性尿道前端(尿道口)就存在有微生物,甚至是致病菌。另一方面,在性交過程中,如果沒有全程使用保險套,在男性尿道前端 容易附著有來自女方陰道,會陰部甚至肛門口的細菌。在正常健康抵抗力強的情況下,藉著身體的抵抗力及正常排尿沖洗作用,這些致病菌會被消滅或沖出體外。反 之,若身體抵抗力差,過渡疲勞,排尿量不足,這些致病菌可能會逆行性向上繁殖,通過射精管進入攝護腺而引起發炎。
- 細菌的直接浸潤或來自直腸內痣靜脈感染的細菌淋巴或血行擴散,也被認為是造成慢性攝護腺炎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- 尿路感染,如副睪丸炎、睪丸炎、儲精囊發炎、尿道炎、膀胱炎、各種性傳染病等都有可能導致慢性攝護腺炎。
- 全身其他部位的感染,細菌可通過血流到攝護腺引發感染。
- 不當的導尿、留置尿液或任何經尿道器械之操作不慎,將病菌帶入攝護腺。
- 性生活不正常,例如性活動太頻繁、性交中斷、性生活過渡抑制等,均容易引起攝護腺充血而誘發攝護腺炎。
慢性攝護腺炎的臨床症狀
患者可能表現出來的症狀包括:會陰痛、肛門、區疼痛、陰莖疼痛、下腹部疼痛、腰 痛、陰囊疼痛、尿道內疼痛、大腿內側疼痛、睪丸疼痛、頻尿、尿急、夜尿、排尿困難、排尿不適或排尿痛、尿道分泌物增加、小便混濁、射精疼痛、早洩、精血症 等。並不是每位患者都會有以上的症狀,但大多的患者都會合併有多種症狀。
患者正常生活應注意事項:
1、若是慢性細菌性攝護腺發炎,持續性抗生素的使用是必要的,療程通常需要6-8週。
2、規律的生活,避免熬夜、避免日夜顛倒、避免過渡勞累、適度的運動以增加身體。
3、規律的性生活,建議每週2次的規律性生活有利攝護腺液的排出,避免禁慾。
4、性交過程中不宜忍精不射,建議全程使用保險套,事後立即小便。
5、每日兩次溫熱水坐浴,以緩解骨盆底肌肉緊張,促進血液循環。
6、禁止吸煙。
7、盡量少食用刺激性食物,茶類飲料、酒及咖啡。
8、避免長時間壓迫會陰部,如長時間久坐、騎車、開車、騎馬等。
文章轉自:男人株式會攝